第四次“医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应用场景研讨会在我院举办

       近日,第四次“医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电子信息应用场景研讨会在我院407会议室举办。来自医院和高校的代表共计40余名参会。通过前三次研讨会成功举办,医校双方在合作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更加具体深入,因此第四次研讨会的讨论内容更有针对性。

电信学院党委书记赵其波、院长王雨雷、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信、副院长周亚同、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副院长郝小可、河北工业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哲、电信学院郭志涛教授、李琦教授、刘硕副教授,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高冬副教授等参会。研讨会由电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张信主持。



医工融合,即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是推动医学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体现。一方面,医工融合为医学带来了科技的力量。通过工程学的手段,如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医学诊断、影像学、疾病治疗等方面得到了极大改进。另一方面,医工融合也为工程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医学领域的需求推动了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的需求促使了工程学的创新。

在研讨会上,赵其波书记首先代表学院对河北省儿童医院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王雨雷院长就医工结合的学院规划及服务河北行动计划进行了讲解。张信书记就学院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高端人才进行了阐述。河北省儿童医院科研处处长曲艺对前期研讨情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医校合作的几个重点方向。







本次研讨会分别安排了7场对接讨论,讨论会得到了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的大力支持,生命学院邢成芬副院长和人工智能学院郝小可副院长分别承担一个分会场的讨论。7场对接讨论主要聚焦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巡诊及分诊、肺部CT数据的处理及识别工作、高效促进皮肤愈合的可溶性微针、光固化打印、激光美容、线上智能问诊系统、儿童智能穿戴支具等应用场景及工程技术,研讨的同时也开展了现场实验演示及合作内容沟通。通过医校双方面对面沟通,在思维碰撞中不同学科的壁垒被打破。通过深入讨论和思维碰撞,使得医疗、生物、电子信息及人工智能等学科内容相互渗透,达成了更为有机的融合,为医校双方协同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在第四次“医工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中,医校双方业界精英汇聚一堂,聚焦电子信息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精彩的观点碰撞呈现出医工融合的广阔前景。无论是精准诊断技术,还是医疗数据的高效管理,都彰显了跨学科合作的魅力。此次研讨会为医工结合注入了新动力,推动了工程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有望催生更多实用的医疗解决方案,助力医疗服务的优化升级,让智慧医疗惠及更多民众,开创医工协同的崭新篇章,为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图/赵紫媛 文/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