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时间:2022-05-02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河北省重点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以及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重要支撑学科。学科有以下五个重点研究方向。
(1)高功率激光技术及应用
该方向聚焦国家在强激光领域的战略需求,服务河北省产业发展,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奖励,发表学术论文3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参与了国家大型激光工程的建设,完成了“神光III主机装置靶场光电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建造任务,为我国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器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十四五”期间,该方向将以国家和河北省的重大科技项目为依托,解决我国在激光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满足行业重大工程需求,在 “产学研”及工程基础研究上形成优势。
(2)微电子技术与材料
该方向依托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与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平台,结合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先进技术节点铜互连钴、钌阻挡层电偶腐蚀和表面缺陷严重、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衬底材料加工效率低等关键技术问题;实现芯片加工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关键材料国产化。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合作,共同研究共性技术,在国内外CMP领域较高知名度。注重产学研结合,与中芯国际、中国建材研究总院等多家单位紧密合作。牵头承担了国家02重大专项,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在中芯国际实现应用。核心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10多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化学机械平坦化及清洗工艺,微电子材料拋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关键材料制备。
(3)光电器件与显示技术
该方向面向量子点照明、显示及传感器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新一代纳米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在量子点材料结构、表界面反应理论和稳定性以及在微纳米工艺技术和光电器件架构方面取得突破。在钙钛矿材料和器件的合成方法、表面修饰、器件架构、理论模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高效率、高稳定、耐水氧的全波段钙钛矿材料和白光LED光电器件。开展高效稳定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柔性显示器件的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面向产业化应用的需求,实现ppb级超低浓度气体的高灵敏检测技术。
(4)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
该方向以光电材料与器件为核心,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探索其创新应用。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未来半导体领域重点发展方向,研究团队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是基于深紫外发光二极管的集成光电子系统,致力于促进深紫外发光系统在医疗、卫生、探测、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基于团队在高Al组分的AlGaN基半导体器件领域的研究优势,发展日盲紫外探测器及成像系统;先进显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探索GaN基MicroLED与量子点材料结合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围绕电力系统、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问题,发展基于GaN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模组,实现1000V以上中、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5)智能信息处理理论及应用
该方向针对人工智能的国家发展战略,面向工程领域对智能信息处理的巨大需求,聚焦智能信息处理新模型与新算法,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深度学习、统计学习、神经与进化计算、多维信号处理等,以及信号的稀疏表示和凸优化等。研究成果主要应用于电力和商业大数据分析、石油资源探测、移动通信、天文信息处理、物联网信息感知等领域,研发出控制智能机器人、电力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石油地震数据智能化处理平台等智能装备。该方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力,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50余项、横向课题60余项。有多篇论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