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招生简章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2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具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覆盖面广,学科门类齐全。现设有3个系、2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和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另设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领域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与实验手段先进。多年来学院秉承“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取得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学院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具备电子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够从事各种电路系统、集成电路、光电信息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电路、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的电子类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卓越工程师班)
本专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采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机制,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以“面向工程、服务企业”为宗旨,培养道德高尚、工程素质深厚、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具备在微电子、光电子和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光电子、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电路与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及光电子器件开发、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各类技术的基本训练。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和电路系统的设计、开发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制造、应用、管理和维护、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脉冲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
本专业特色课程:电子线路系列课程、EDA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通信工程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管工作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等。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通信及电子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