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内容为审核项目,共有“6+1”项内容,分别是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在这六项之外,还另加了一个自选特色项目。
第二部分内容为审核要素,把六大审核项目划分为24个要素。第三部分为审核要点,把审核要素的核心内容体现在64个审核要点上。
审核评估范围 |
审核项目 |
审核要素 |
审核要点 |
1.定位与目标 |
1.1办学定位 |
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
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
1.2培养目标 |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
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
2.师资队伍 |
2.1数量与结构 |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
2.2教育教学水平 |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
2.3教师教学投入 |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 |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
3.教学资源 |
3.1教学经费 |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
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
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
3.2教学设施 |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求情况 |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 |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
3.4课程资源 |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
3.教材建设与选用 |
3.5社会资源 |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
3.社会捐赠情况 |
4.培养过程 |
4.1教学改革 |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 |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
4.2课堂教学 |
1.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 |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 |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
4.3实践教学 |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
4.4第二课堂 |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
5.学生发展 |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
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 |
5.4就业与发展 |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
6.质量保障 |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1.质量标准建设 |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
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
6.2质量监控 |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
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
6.4质量改进 |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
自选特色项目 |
学校可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 |
|
|